用户名:
密  码:
文章内容  

陈光标称富人应交60%遗产税并非“劫富济贫”

2009-3-16
 
提议对富人征收60%的遗产税、建议大学高价招收富人子弟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呼吁全国富人携手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以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身份出现在“两会”上的陈光标,因为一系列带有强烈“劫富济贫”色彩的“惊人之语”,保持了他一如既往的高调。
  准备再向地震灾区捐献300万元人民币和2000台电脑、建议开通“慈善110”,作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对慈善事业仍然很关注。他认为,中国很多老百姓认为富人们“为富不仁”是因为双方缺乏交流和财富再分配的制度保障,对富人征收高额遗产税势在必行;他认为中国富人的财富观还需要扭转,要从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贫富差距问题;他同样认为,刚起步的中国慈善事业,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为何要征遗产税? 促使富人合理分配财富
  记者:为什么想到征收遗产税?
  陈光标: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中国的老百姓90%都认为“富人为富不仁”,对富人的一些行为持否定态度。比如有老板请客,3个人就消费了36万;宾利、劳斯莱斯等几百万一辆的豪华汽车,在中国销路很广。中国富人对财富价值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很多富人将财富往国外转移,但国内需要帮助的人却很多。尽早出台遗产税,可以刺激这部分人合理地分配财富。
  记者:“遗产税”的积极意义何在?
  陈光标:与老百姓对富人的负面评价相对应的是,一些真正想做好事的富人却感觉“投报无门”,其实是缺乏一种交流沟通和制度上的保障。征收遗产税,既为不愿让钱财压垮后代、愿意回报社会的富人们找到很好的国家运作手段,也为老百姓得到富人的财富帮助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个提案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认为不仅仅是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家年薪在100万以上的,都应该征收相关的税费。国家还应该出台相关法律、制度来监督,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堵住漏洞,监管好财产转移。配合各类慈善宣传,尽早实现遗产税的征收,尽早改变富人们的财富观,这样有利于真正想回报社会的企业家们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实践慈善。
  记者:你刚才提到征收遗产税可以避免钱财压垮富人后代?
  陈光标:这个遗产税的开征绝对会对富人子女有触动。富不过三代,你就是给子女留100个亿,他要是不争气,也会很快糟蹋完。父辈的创业精神、勤劳品质、慈善胸怀,才可以保证后代基业常青。
  为何按60%征税? 我觉得至少是这个比例
  记者:会不会有人说你自己做慈善不就得了,干吗要求别人跟你一样?
  陈光标:的确有人说,你自己干就行了嘛,干吗叫我们大家都来干呢?但我一个人能力有限啊,那么多的穷人我也帮不过来,所以要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来做!
  记者:那也可以自己做慈善就是了,不必非得从法律层面征收遗产税啊?
  陈光标:因为进入立法才具有强制性,我现在自己做只能靠志愿。改革开放30年,让一些人先富起来了,我们就是要证明:我们赚钱后没忘记别人。
  记者:你觉得征收60%的遗产税,这个比例是否合适?有没有科学论证过?
  陈光标:60%是我自己提出来的,我觉得至少应该是这个比例,我带头的话,是捐献个人财产的90%.只留10%给家人,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
  记者:你觉得在当下提出开征遗产税的时机合适吗?
  陈光标:我觉得在当下金融危机的时候还不太合适,时机不够成熟,起码应该在3年以后。但应该考虑和研究这个问题,包括征收多少比例、怎么收以及监控富人财富转移等问题,都应该着手研究。
  为何建议高价招富学生? 可募集资金补助贫困生
  记者:网上对你“富家子弟高价上名校”的建议反响很大,但负面的评价也不少。
  陈光标:我需要解释一下,首先这些富人子弟的成绩都还是不错的,第二指标数量是有控制的。因为富人一般都会找家庭教师全力以赴培养子女,他们的基础不是想象得那么差,出国念书成绩优秀的也不少。著名高校包括著名中学,每年拿出10到20个名额进行拍卖,给那些差一些分的学生,谁给的价格高就让谁进来,这样就能募集到上千万的资金,专门用于补助贫困生,当然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
  记者:你不觉得这样会有损公平?
  陈光标: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容易被误解。在西方国家,通过多捐钱上名校的例子是有的,这一经验可以借鉴。有人提出批评是思想境界还没有达到,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事实上,现在80%的富人子弟去国外上学都是在“烧钱”,每年至少花几十万。因为在国外缺乏监管,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国内上学。
  记者:你不觉得这个建议和“向富人征收遗产税”一样带有“劫富济贫”的色彩?
  陈光标:我认为我提出来的建议是对的。中国有太多穷人,但富人只占千分之几。有的人不做慈善事业,不实地考察贫穷地区,坐在家说三道四,我不在乎。这些年我跑了41个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
  为何建议设“慈善110”? 救助患病无钱医治者
  记者:听说你还有一个开通“慈善110”的建议?
  陈光标:我就建议从农村到城市社区都要建立起提供应急救助的“慈善110”,对于突发疾病、灾祸而又无钱医治的困难群众,经地方村委会或居委会核实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予以救助。
  记者:怎么运作呢?
  陈光标:“慈善110”应由慈善机构和媒体共同建立,公布全国统一的简单易记的热线电话,并与现行的110、120热线形成联动。群众因为突发疾病或是灾祸,而又无钱医治,可以拨打“慈善110”号码求助,工作人员向求助者所在地有关单位联系核实后,即启动应急救助方案,从而有效减少悲剧。
  记者:为什么是由慈善机构和媒体共同建立?
  陈光标:一是可以发挥慈善机构成熟的救助机制的优势,二是可以借助媒体便捷的信息网络,既可以方便联络,又便于行使舆论监督,保证这一应急救助行动的公开透明化,让群众放心,使求助者满意。
  记者:那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怎么解决呢?谁来定期监督呢?
  陈光标:“慈善110”基金的捐助也没有门槛,可以向全社会募集:不论你捐几百上千万,还是几块钱,都是为慈善事业做贡献。对于募集到的“慈善110”救助基金数量及使用情况,由媒体不定期地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慈善110”指挥中心还可以不定期向群众开放,人们可以亲临现场,见证“慈善110”的救助行动。
  为何遭遇作秀质疑? 要给慈善家更多的包容
  
记者:地震后你的善举让很多人牢记,最近还有什么新动作吗?
  陈光标:今年“5.12”一周年之际,我将捐给灾区300万元现金和2000台教学电脑。这次计划用300万元现金在德阳市中江县建立一个光标留守儿童基金。去年地震后,我在这个县走访了6所小学,发现这里超过一半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一年之内都没见过父母。
  记者:除了捐助灾区,最近你还关注哪些慈善事业?
  陈光标:我倡议全国的富人联合起来帮助少数民族,改善他们的教育、医疗和卫生条件。少数民族多处在边远地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但由于交通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尽管他们的生活也有提升,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远。我认为通过全体富人的努力,可以缩小这种差距。我准备在近期开始这项活动,第一站会选择海拔最高的藏族地区。
  记者:你也曾被指为“作秀”,你认为现在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外部环境?
  陈光标:现阶段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胆创新,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做探索。如果你有善心,就马上去行动。现在的慈善家们需要支持和包容,少些批评,多些理解。如果大家能够从嘴上评说上升到一旁观看再上升到支持,甚至挽起袖子共同干事业,就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慈善经不起更多的指责、嘲讽“作秀”,否则打击的不光是慈善家个人,更大的是整个慈善事业。  
 
 

打印版

北京时代华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子信箱:zhaodekun@hotmail.com
联系电话: 010-58488182 59472226
咨询电话: 18910811683【法律咨询】 13001218281【企业培训咨询】传真:010-5848818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光耀东方N座608 邮编: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