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通知
法治动态
学习专区
法律顾问培训
合同管理师
招标师
法律专题培训
网络学堂
产品订购
信息化建设
企业学习宝
掌上学习宝
法律大全软件
合同审核外包
法律猎头服务
会员专区
会员指南
个人会员
企业会员
视频课件
在线咨询
求职招聘
法律法规
合同文本
法律文书
企业制度
普法题库
会员交流
网上调查
法律驿站
专家库
专家邀请函
专家名单
律师团邀请函
律师名单
合作单位
招聘求职
每周一讲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汇款方式
乘车路线
用户名:
密 码:
文章内容
假夫妻卖房惹出合同效力纠纷
2009-10-22
柳先生通过中介向严某夫妇购买一套拆迁安置房,为防出问题,还去律师事务所做了见证。但他没有料到,自己还是“撞上”了一套有争议的房产。原来,在售房合同上,严某妻子的签字却是他人。这让柳先生心生疑惑:这样的合同还有效吗?为此,他求助于法院。11月20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审结了此案,驳回了柳先生的诉讼请求。
柳先生在诉状中称,2006年4月,他通过房产中介与严某签订了购买一套拆迁安置房的定金协议,并支付了定金。随后,他和严某以及自称严某妻子的许某,一起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由律师事务所出具了见证书。合同签订不久,律师向他透露,严某的妻子已经离家出走8年了,当日和严某一起前来签订合同的女士并不是严某的妻子,严某根本无权处分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为此,柳先生一纸诉状将严某夫妇、律师事务所以及中介一同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柳先生不能提供相应证据证明房屋买卖双方签订合同时,在场的不是许某本人,或合同上许某的签名系他人假冒的,柳先生要求确认合同无效,以及返还购房款及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法院认为,即使当时签订合同时在场的不是许某本人,该合同也仅为一份效力待定的合同,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双方于2006年4月23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该合同合法有效。
【
打印版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加盟合作
-
合作媒体
-
经理信箱
-
英才招聘
-
投诉建议
-
网站地图
北京时代华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子信箱:zhaodekun@hotmail.com
联系电话: 010-58488182 59472226
咨询电话: 18910811683【法律咨询】 13001218281【企业培训咨询】传真:010-5848818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光耀东方N座608 邮编:100038
备案序号:京ICP备07502896号
中共中央编制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域名注册证号:164890560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