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来自两岸不同知识产权的学者2日在一场研讨会中表示,后ECFA时代,两岸经济往来更密切,双方知识产权应成立沟通平台,以利彼此整合,进而化解歧见,建立互信与交流渠道。
据报道,由台湾竞争力论坛、台湾综合研究院、中华经济研究院,以及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合办的第一届两岸知识产权论坛,2日以“两岸知识产权如何积极有效的整合”为题,邀请两岸学者讨论如何加强两岸知识产权的合作。
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表示,知识产权的职责在于研究,解决两岸的初步歧见,并建立互信与交流渠道;知识产权必须有研究能量,了解两岸的优劣势、合作方向,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世新大学副教授、台湾竞争力论坛环渤海经贸组召集人王琦桦也赞成两岸知识产权建立平台。她建议,不妨依照未来两岸合作的利基产业类别,建立分类交流平台。
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云南表示,大陆加速在福建推动海西经济特区,加上ECFA(两岸经济协议)生效,两岸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进入新时代。两岸经贸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双方知识产权面临的研究议题也不断增加,却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
他认为,两岸知识产权应在两岸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为未来的合作预作规划,建立两岸学术信息共享管道,合理设置分工方式,规划两岸发展蓝图,善尽知识产权的参谋作用。他也支持两岸知识产权设立常设平台,聚焦两岸共同关注的议题,扩大民间交流,并推动知识产权对话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