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房地产和婚姻,应该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名词,房地产属于经济范畴,而婚姻则属于社会学范畴,把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学科胡诌在一起,是因为地产和婚姻有很多相似点,有互相借鉴的地方。
要想了解房地产婚姻学。首先,我们得搞明白婚姻中的双方当事人是谁,从房地产内部来看,房地产是由资本合作、工程合作、销售合作、物业管理合作等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的甲乙双方,可以看作是婚姻的双方。走出房地产圈,开发商和买房人、开发商和媒体、开发商和政府机构等等也都可以看作婚姻中的“男”和“女”。其中,开发商和购房人的“婚姻”关系尤为引人关注。
在婚姻事实形成之前,必然会有恋爱的过程。应该说,开发商和购房人都算是大龄青年了,开发商急着赚钱、回笼资金;购房者急需住房,双方都迫切需要进入婚姻的围城因此,恋爱时间都不会太长。在这场恋爱短跑中,有甜蜜亦会有痛苦,有汗水亦会有喜悦。这对恋人中,购房者更多的时候充当男人的角色。因为当今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多于女),反映在楼市之中,当然是求大于供。看看这个男人(购房人)今天东边相亲,明天西边约会,忙的不亦乐乎。有没有媒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广告投放的媒体就是那个能说会道的媒婆。但,既然恋爱,那么这场婚姻就会有不确定因素,可能成功进入婚姻的殿堂也可能最后不欢而散。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男女婚姻的事实依据就是结婚证。而购房者获得房子自主权的依据就是房产证和土地证。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由民政局颁发的,后者为房产局颁发。整个过程从交定金(订婚)、办结婚证(房产、土地证)到结婚设宴(交房),这段婚姻坎坷不平。结婚在男人(购房人)看来,就是一场赌博。为什么说赌博呢?一是恋爱时间短,容易被“女友”漂亮的外表蒙蔽;第二,社会风气不好,普遍反映女人(开发商)用化妆品和甜言蜜语迷惑“男人”。而且这场婚姻危机四伏,骗婚、欺诈、红杏出墙、一女二嫁、离婚等现象此起彼伏。尽管这样,即使发昏也必须结婚,为什么呢?一是情感归属,男人(购房人)有家了,不再漂泊了,女人(开发商)房卖了,赚钱了;二是生理需求,男人(购房人)和女人(开发商)都需要刺激,都需要舒服的生活;三是社会责任,只有结婚生子才能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交易。这句话用在地产婚姻上也很形象。男人(购房人)付出了情感、金钱,女人(开发商)付出了美貌和房子,双方的结婚就是一种交易。若婚姻美满,双方付出的成本就小一点,倘若婚姻不幸福,就会引发纠纷、家庭矛盾,甚至离婚,这样双方付出的成本就会多一点。如果双方不努力寻求改变,那就有点审美疲劳了。
男女未婚同居现象在这种婚姻关系里同样存在。很多男人(购房人)和女人(开发商)同居很久也拿不到结婚证(房产证),那么这种所谓的“婚姻”就相当危险了。
婚姻就是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可是在今天,想进城不容易,想出城也更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