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长余孔华带着财务人员,按照每月惯例,来到镇宁自治县县城办税。一个上午的功夫,余孔华就办妥了国税和地税两个税种的所有手续,他连连称赞国、地税联合办税的好处:"节约时间,手续简化,享受优惠更多!"
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这样的办事方式在贵州省国、地税系统得到实现。两个部门采用共建一个办税服务厅、互派人员进驻、共同进驻政府政务中心三种形式开展办税,不仅减了纳税人的负担,还有效降低纳税人成本,使贵州国、地税征管和服务水平突进到全国前列。
以前在办税大厅呈现的拥挤排队现象,如今已变成有序。记者在关岭自治县税务大厅看到,专门人员负责人指引、分流纳税人,4个综合服务窗口正实行"一窗式"服务,纳税人既可同时办理国、地税手续,又可以自行选用大厅提供的互联网进行网上申报和查阅。
据省国税局局长张兵介绍,自2009年6月国、地税开始试行办税合作以来,目前全省已有24个县市区实施了联合办税。创新式的办税手段彻底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多头找"的烦恼,纳税人不用重复报送资料,不会因同一违章违法行为可能被重复处罚,通过预约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税务部门也尝到了联合办税的"甜头"。国、地税之间征管信息的交换更加全面,堵塞了税收流失漏洞,工作人员之间"赶学帮比",形成了积极学习、微笑服务的税务形象。在关岭自治县,国、地税部门自行统一了各类表证单书,其中县国税局合并内部环节113个、压缩21项业务的办理时限,实现了办税更加快捷高效。
"联合办税为基本平台,国、地税部门在税收征管和服务的多个领域开展协作,为纳税人减负做了许多实事。"省地税局局长季可说,国地税部门充分整合内部资源,进一步扩大联合的范围和深度,形成了更紧密、更有效的联合协作长效机制。通过联合评定税收诚信环境,营造了良好的税收诚信环境,并且因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一项措施,在实施当年就为纳税人减免了1000多万元的办证费用。
在全省各地,国、地税部门也在积极寻找服务于民的协作新方式。贵阳、遵义、黔南试行个体定额联合评定,建立纳税人交换机制,建立了公平公开的税收环境;安顺市成立了全省首家纳税人协会,进一步畅通了纳税人权益、反映纳税人意见的渠道;今年全省国、地税共建12366纳税服务热线,打造贵州涉税咨询、纳税服务、投诉举报的重量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