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告别免费使用塑料购物袋时代。按照国务院办公 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这项措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今后再去购物时,享受不了免费的塑料袋了,这对习惯了空手出门,提袋而回的市民来说,还需要慢慢适应。这几天我们也不断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看到,各超市、集贸市场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对不同规格的塑料袋开始收费,另一方面通过发放环保纸袋、布袋等措施执行“限塑令”。限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的杠杆调节机制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鼓励公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这项措施的最后结果如何,是否真能够减少塑料袋使用,减少白色污染,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说起白色污染,其实不单单是购物袋造成的,其他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从各种商品外包装袋,到各种垃圾袋,一次性塑料杯、餐盒等等,都是白色污染的根源。我们关注环保,减少污染,眼光不能只盯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上。就拿许多上班族每天的午餐来说,许多人为了方便、省事都是订快餐,送餐一般都用一次性餐盒来装,每天至少也要一两个餐盒,要是哪天多点个菜,那就得四五个一摞了,这样算下来,每个人光餐盒一年就得要近千个,如果摞到一块就能有一人多高,如果再计算一个城市的消费量,那真是个天文数字了。
白色污染的危害自不必多言,政府这次出台此项政策也很及时,相信很多市民也是非常理解赞成的。其实“限塑令”的目的不是限制,而是让大家形成习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最终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所以限塑不应当只局限于限制购物袋的使用上,虽然这是一项重要的污染源。其他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也应包含在“限塑令”中,这样才是真正的“限塑”。比如对一次性餐盒,国家在今后也应当制定出类似的国家标准,做到就像微波炉用的饭盒一样可以循环使用,也许今后我们再使用快餐时,可以使用这种通用的餐盒,第一次对餐盒付费或者交一定的押金,以后使用时再用旧的来换新的,虽然这样多了些清洗、消毒的功夫。再比如大量的商品塑料包装,国家也可以通过鼓励、规范等方式引导企业使用纸质包装或者减少不必要包装等,共同减少白色污染。
这次限塑令开始执行的时候,肯定能吸引媒体、民众关注的目光,形成大家热议的话题。我们不妨以此为契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对其他造成污染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也同样重视起来,不要厚此薄彼,只重一点,忽略其他。
此外,“限塑令”不但范围应扩大,时间上也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伴随而来环保宣传也应当长期坚持下去,舆论关注不应只限于这几天。这样才能真正让大家形成环保意识,使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找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