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心理安全管理应在石化企业生根

2010-11-3
 
         当前,石油和化工企业都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而加强员工的心理安全管理,能够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将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更上一层楼。


  心理安全属于职业应激,主要是指人在某种职业环境中客观或认知上的要求与个体适应能力之间失衡时,所产生的心身应激状态及其反应。心理安全管理就是对员工进行职业应激干预和消减,寻找适合于员工的职业应激平衡点,同时加以科学干预和调节,使员工的心理始终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达到安全生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记者从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那里了解到,在石油和化工企业中,适度的工作压力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过度的工作压力就会造成职业应激,导致员工身体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直至影响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要实现安全生产,仅有醒目的标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善意叮嘱和严格的HSE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注员工心理安全,聆听员工的心理“声音”,洞察员工的心理“表情”,及时开展思想疏导工作,让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从本质上唤起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执行力,增强员工主观能动性,成为了目前关注员工心理安全的新定义。


  在这方面,一些企业主动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早在2008年1月,在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肯尼亚一号线增输改造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初期,项目管理层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分析以往安全事故案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隐患属于显性安全,因员工心理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属于隐性安全。员工心理安全作为隐性安全隐患,成为了肯尼亚分公司管理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安全生产而提出的新课题。该项课题通过关注员工心里安全,实现了安全生产的既定目标。该项课题在管道局内部获得了专业奖项。


  2009年10月,管道局总医院副院长张俊权带着一份调查问卷,带着管道局工会和管道局总医院联合立项的科研课题——《中国石油管道局员工职业应激(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带着管道局党委书记张学明主编的一本书——《中国石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手册》,来到了肯尼亚分公司。从心理学的角度为科学干预和加强管道局海外员工心理安全提供了“良方”。


  9个月后,在管道局开展百日攻坚工作期间,张俊权带着部分课题组成员再次来到肯尼亚分公司和部分施工现场,对部分员工的职业应激情况进行了复查,结果表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张俊权肯定地说:“通过关注员工心理安全,不仅增强了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超前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还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执行力,从而提高了该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在“富士康事件”发生后,员工的心理安全问题曾一度被社会空前关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心理安全干预机制。不过,专家提醒,“心理事故”是隐性的、渐进的、不易察觉的,对员工进行心理关注与干预应是长期行为。管理者必须真正重视心理安全管理,认真研究提高心理安全水平的办法,才能使心理安全管理发挥应有的效用。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