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构建民企“走出去”融资体系

2010-11-15
 
       在“十二五”规划即将落定的节骨眼上,郑新立透露,建立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服务体系,应成为“十二五”期间实施金融创新的战略重点。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他提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设想,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要加快”。

  建立“走出去”融资体系

  “现在国有大企业走出去不缺外汇,关键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走出去没有外汇贷款。”郑新立介绍,有一种建议,即把外汇拿出一部分分给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支持企业的融资体系。

  我国外汇储备集中在央行,如何管理和运用备受关注。2010年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比二季度末增加1940亿美元,一路增势。然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到国外并购,却没有对应的外汇服务体系,他们大多从国外银行获得融资。其中,支持中小企业海外并购的外汇贷款基本空白。对此,郑质疑,“国内的外汇用不出去,为什么不能支持我们国内的企业走出去?”

  吉利收购沃尔沃即是典型例证。算上后续向沃尔沃输血的资金,吉利的并购金额高达27亿美元,其中有一半来自海外投资机构,包括美国、欧洲等地的资金;余下的国内资金,有五成以上来自母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甚少。

  有关研究显示,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出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额达342亿美元,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共有143宗,平均每季度有36宗。

  尽管如此,这场海外并购浪潮中,民企的并购金额远不能和国企相提并论,并购的主力军仍为国有大型企业。数据显示, 2009年,国有企业交易金额占当年总并购交易额的80%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国五大油气业海外并购交易全部为国有企业。

  “现在要加大走出去步伐,但是‘走出去’还欠缺一个完善的外汇金融服务体系。”此外,郑新立还指出,中国万亿元外汇、国内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组成两个包袱;若加以适当引导,这两个包袱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优势。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商业劳动输出,来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短缺的能源和资源。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美国启动第二轮6000亿规模的量化宽松计划,透支国际信用。郑新立直言,美元大量供给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美元贬值转嫁美国的危机,让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承担美国金融危机的损失。

  我国持有美国9000多亿国债,即使贬值百分之一,90亿也就蒸发了。“如果有一个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问题就解决了。”郑继续说,我设想将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是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美元在国际货币里面占70%,一类货币独大是不可能稳定的,欧元也不是很长。

  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对应了物理学、几何学的观点,三点成为一个平面,像三脚架,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很稳。“只有建立了三种国际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互相竞争、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国际货币经济的稳定。”

  然而,人民币走国际化进程并不轻松,兑换不便成为第一个问题。我国外贸市场主要以欧美市场为主,而这些国家的货币早已为国际贸易所接受。

  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王大贤对部分外汇指定银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4%的银行认为交易习惯制约了人民币结算使用,56%的银行认为人民币清算市场尚不完善,制约了业务发展。同时,我国在外网点少,境外企业获得人民币资金后,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只能卖给本国商业银行或回流用于贸易结算,限制了境外企业以人民币再投资。

  “上海要有国际的货币终端体系,发展多种融资工具。世界各种货币到上海来,你想换什么货币就换什么货币。”郑新立透露,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稳步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应成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重点。

  王大贤表示,按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经验和权威人士估计,人民币国际化大约需经15-20年时间,首先发生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继而手持人民币交易主体对人民币投融资和保值、储存提出更多需求。

  综观全国试点城市,上海浦东、深圳、天津等都具备完善的特殊区域形态,国际加工、物流配送、货物中转、保税仓储等业态齐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天津地处环渤海中心区和北方第一大港,对内地有较强辐射能力,形成了大宗出口商品如原油、煤炭、铁合金、螺纹钢等国内商品市场交易价格和产品定价权。

  此外,借助近邻蒙日韩的优势,天津承接了一系列国家金融综合配套改革,具备先行先试的优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郑新立表示:“现在我们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发展得很好,我看要加快,这个不仅关系着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也关系到世界经济的稳定。”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