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开滦集团:塑造本质安全 夯实飞跃基础

2010-11-29
 
        开滦集团在安全监管上重点做好提高矿井的安全防护水平,在安全投入上下大力气,吨煤安全投入平均在30元以上,每年的安全投入不低于10亿元;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投入不吝啬,且形式灵活多样;在安全文化方面,提倡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推广准军事化职业行为训练。

  开滦集团具有132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其中从事煤炭生产的近4.8人,井下作业人员3.5万人。集团现有的生产矿井主要分布在河北唐山、张家口以及内蒙古、山西等地区。其矿井集中的唐山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水、火、瓦斯、煤尘、地压等五大灾害俱全;唐山、林西、赵各庄3个煤矿开采时间已超百年;有5对矿井开采深度超过千米,最深达1157米;大多数矿井已形成多水平生产、多区段提升、多级排水系统,单翼运输距离最长达9公里。

  开滦集团在安全监管上重点做好提高矿井的安全防护水平,在安全投入上下了大力气,吨煤安全投入平均在30元以上,每年的安全投入不低于10个亿;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投入不吝啬,且形式灵活多样;在安全文化方面,提倡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推广准军事化职业行为训练。

  软件独创

  提出本质安全理论

  开滦集团分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常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开滦的安全生产从原来较高层次在向好的趋势发展,主要是:最近五年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安全的高度关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得益于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有根本提升;开滦这几年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很快。

  开滦集团公司总经理殷作如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加大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安全工作必须上升到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新境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长效机制,着手培育个人和群体的安全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进而从人的精神素质和行为养成方面,实现本质型安全管理。

  诸多因素促使开滦集团党政领导明确提出,要用先进的文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下力量组织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培育和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方面,形成有开滦集团特点的工作思路和建设管理模式。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塑造本质型安全人”课题成果。这一成果总结了开滦集团多年来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安全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开滦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并形成了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理论模型、基本框架和7个导入因素。

  据介绍,开滦集团塑造的本质型安全人,其基本内涵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想安全就是员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员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环境、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人的安全。进一步说,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就是在不断强化制度规范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提升开滦人的安全自律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养,使其特别讲科学、特别遵规律、特别守规章,体现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就其对象来说,包括两类人:一是本质型安全管理者,二是本质型安全操作者,即所有的开滦人。

  开滦人在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诸多要素中,按照它的逻辑结构特征,构建了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框架。其中,理论模型由3个从内到外、有机连接的系统组成:即理念引领系统,行为养成系统,安全环境系统。三大系统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基本框架则是对应于理论模型3个体系提出的若干应用要素。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要素,多角度、多层次对人进行塑造,使理念引领的力量、制度约束的力量、环境影响的力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

  硬件投入

  加强安全环境建设

  常文杰介绍,开滦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地面和井下安全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为职工安全与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强力导入安全视觉识别系统。采取安全行为准则“符号化、视觉化、标准化”的传播手段,在企业所有办公区域、生产作业场所,特别是井下事故易发地段、交通要道等处,全面导入了SVI煤矿安全视觉识别系统,推行了反光安全标识和安全设备设施编码管理。在工业广场、更衣室、井口设置了大屏幕,班前会议室配备了多媒体电化教学设施。安全视觉系统的导入,及时传播了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信息。

  强化安全环境硬件设施建设。本着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各生产矿井全面实施井上井下“亮化、净化、美化、规范化”的环境改造工程。从井口到井底车场,从运输大巷到采区石料场,从工作面上下两巷到采煤工作面,分阶段逐步实现全部照明。实践证明,职工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中工作,无论心态、注意力还是操作的准确度都有显著提高。

  营造安全健康文化。从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入手,着力营造安全健康文化。集团公司上下,全部建立了职工安全健康保障体系,定期开展职工健康检查,建立了职工安全健康管理档案,在地面和井下分别建立了保健站、急救站,为每个生产班组配发了现场急救箱。积极实施为井下生产作业地点配备蒸箱、饮水机和工作服集中管理的“两热一管”工程。对职工食堂、宿舍、更衣室全面实施人性化改造,逐步实现服务人性化、就餐住宿宾馆化、更衣洗浴舒适化、井下服务地面化,以减轻职工作业后的疲劳,进一步增强职工凝聚力。

  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装备系统。以实现“机电设备零隐患、矿井装备零故障”为目标,实施矿井提升系统数字化改造和主扇风机安全节能改造,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积极引进大功率、高强度的综采设备和免维护减速器,推行掘进工作面轨道化运输;实施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安装顶板在线监测系统,自主研发了自动闭锁风门。先后进行了运输、供电、通风、排水本质安全型系统和部位的改造和创建活动,既增强了矿井抗灾防灾能力,又提高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科学管理水平。

  创新考核运作机制

  在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区科旬检、矿处月验、集团季检制度的基础上,开滦集团深入探索、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考核运作机制,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保证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范运行。

  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推行了独立于效益工资之外的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各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在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已全部达到30%以上。改变传统的“以量计资、超产超尺累加计奖”的考核方式,试行了“订单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基层单位由生产管理型向安全质量管理型的转变。

  实施专项激励机制。集团公司坚持每年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样板化区科、信得过班组竞赛活动,不定期组织召开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推进会议,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同时采用正激励手段,每年都奖励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规范操作的职工,有效促进了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建立管理人员安全业绩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实施了管理和技术人员井下带班盯岗和走动管理制度,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出现的问题,全面实施了责任分析、系统问责机制。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