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预防青少年犯罪 人人有责

2010-11-29
 

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一直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注和爱护。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表现的优于前人,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是他们中的另外一些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滑向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泥淖。由于其数量的逐渐扩大,问题严重性的逐渐增强,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据有关资料显示,如今全球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达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无怪乎青少年罪犯已经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从一些国内外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无论是校园枪击案,还是弑母案,动辄死亡数十人,或者冷血到令人咋舌。例如某市一名少年杀人犯,竟能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要多长的时间。这种不计后果,如此残忍的作案手段更是表现出青少年犯罪的无知和幼稚。也许,从本质上说,他们并不是有多么残忍或冷血,而只是因为年幼无知,对道德底线的无知,对法律意识的无知,造成了最后一桩桩惨剧的发生。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无知者无惧”的犯罪心态,让他们未成年就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对此,和谐法制网编辑汪风娥在同儒家经济文化网新闻事件讨论群媒体里上千家朋友留言讨论“推动社会发展,预防青少年犯罪”话题时,谈到:“这是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养,学校教育都不可推卸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人人有责的义务问题。”

首先,在社会上,我们需要每个人都能有意识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和谐、法制、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就像汪风娥介绍的那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和矛盾的突然加剧”,使得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社会都乱了,我们还要怎么指望还未涉世的青少年做的比我们好呢?

其次,是学校教育问题,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的主要受教育场所,它对青少年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在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内容中,书本知识的积累占据了大部或全部的教育资源,很少有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意识到法律知识的普及和道德的塑造也相当的重要。这是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德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法制观。

其三,就是家庭教育。有关资料显示,如今青少年犯罪,除了无业人员及城市周边地区人员外,父母离异和畸形家庭子女犯罪的越来越多。显然,这是由于家庭不和睦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老师,这对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他的道德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健康的成长环境,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是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在这个社会上,如果社会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和谐法制的氛围;学校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牢固的精神防线;家庭为未成年人提供防范的“保护伞”。人人有责任,人人都去关心和行动。那么,祖国的未来,就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