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思考

2010-12-24
 
前不久,朋友的孩子冬冬(化名)因迷恋网络游戏,无钱购买装备,便盗窃他人车辆而被判刑。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仅要问:是什么扭曲了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

  如今,随便在任何一个网站键入“网络犯罪”的字样,都能搜索到几百甚至上千条相关新闻事件。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新动向。随着电脑网络的普遍运用,青少年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犯罪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案例一:北京:迷失的亲情

  17岁少年小新(化名) 整天沉迷于网吧,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若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这起因沉迷网络引发的忤逆惨案令世人震惊,敲响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警钟。

  案例二:安徽:离奇的死亡

  2005年,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两天后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

  案例三:四川:杀人的游戏

  唐亮是当地一所中学的学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他就想尽办法逃学,后来干脆退学不念了,全天候地呆在网吧里。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古世龙,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发生。唐亮叫上几个平时一起玩网络游戏的兄弟,找到现实当中的古世龙,一场虚拟世界里的厮杀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现实当中的厮杀。可惜,在真实的世界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1、与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息息相关。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青春期的萌动使他们容易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网上交友、游戏PK更使他们乐此不疲。心理方面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在潜意识中形成以暴制暴、不劳而获的为人处事方式。

  2、与家庭、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的家长则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因为“反正也管不了,索性就不管了”,缺少与孩子应有的沟通。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有益的社会活动一概禁止,抑制了青少年正当兴趣的培养,更有甚者,对学习不佳的孩子弃之不顾,听之任之。得不到关怀、理解、赏识的孩子只有到网络里去寻找亲情、友情甚至爱情。本该正常的父子对话、母女对话、师生对话都变成了人机对话。这样的结果极易使青少年形成违法犯罪的扭曲心理。

  3、与整个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青少年网瘾患者经常出入网吧。国家早有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但执行情况却很不理想。个别主管部门对黑网吧打击力度不够,一度使黑网吧泛滥,青少年一旦接触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就非常上瘾,再想把他们拉回学习的轨道就难了。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黄色网站网页的不健康内容,使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恶,从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便利,也能传播非健康资讯,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1、用爱心筑起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火墙”。

  从形形色色的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这些孩子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很少,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眼里是“没出息的孩子”,是“被遗忘的角落”。专家们给出了"药方",他们说,父母、家庭的关怀是最好的方式。父母不要动辄就打骂孩子,不要流露出对孩子彻底失望的想法,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要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老师更要关心那些学习较差的孩子,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使之树立信心,从网络游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远离犯罪。这样,学校和家庭就能用爱心筑起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火墙”。

  2、积极疏导,培养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

  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这些所谓的“副科”统统取消,学生的每一分钟都在教室里度过,而网络成为摆脱学习压力的“良药”,精神的“寄托”。作为学校,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搞好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大力提倡、推广“第二课堂”活动,以有益的活动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从而减少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学校更要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多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流宣泄出来,就会大大降低因一时冲动而犯罪的概率。

  3、加强法制教育,远离网络犯罪。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法律课,有专门的老师和辅导员进行讲解,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比起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严峻现实来说还远远不够。学校要定期邀请法律人士给青少年讲课,以现实中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要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使法制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孩子心中。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法律判断能力,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收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希望青少年网络犯罪离我们愈行愈远。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