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八局业绩造假劣迹隐瞒 飞跃“造假门”

2011-1-17
 
反腐肃贪高压态势下的重庆,正发力推动政府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招投标改革。然而,这项立志革除招投标暗箱操作贪腐积弊的改革计划,经过过去一年多部分区县试点,准备2011年在全重庆范围内正式上马之际,其改革所遵照的一套招投标程序,却在辖区开县的最近一起招投标事件中,遭遇猛烈质疑。

  质疑理由是:新程序不识别投标企业恶意伪造业绩、资质和隐瞒不利信息行为。

  亿元隧道工程被指利润极高

  重庆从2008年起,先后选择下辖区、县试点,探索政府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改革在体制层面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成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现行地方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多沿用“分而治之”体制,比如一级政府下,往往规划建设部门有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国土资源系统再设土地矿权交易中心,机关事务管理方面则有政府采购中心等。这一体制把招标单位推上“运动员”兼“裁判员”的尴尬位置,积弊由来已久。

  重庆的改革计划,是要撤掉上述杂乱的交易中心,转而将政府各部门分散的公共资源交易,纳入新成立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进行。《重庆日报》曾解释其改革思路,“一个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提高了(交易)场地、设备使

  用率,节约了人财投入;第二个好处是,掌握公共资源的政府部门无法参与市场交易,也就失去了权力寻租的土壤。”

  重庆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是在这一改革背景下,于2009年12月31日挂牌成立,自此整合起包括“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招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股权转让”在内的四大块交易业务。

  2010年12月13日,重庆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封闭评标区间”内,重庆“省道s102线渝巫路开县镇安至白鹤段改造工程(一期:平桥k286+100至头道河k291+900)炮台梁隧道”(下称炮台梁隧道)工程招投标,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14日零时左右。这是开县打通城区北环的头号工程,项目全部由国有资金支持。

  14日上班时间,交易中心分别在“重庆市建设项目及招标网”和“开县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了中标结果:中标单位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达到10508.1061万元。

  对于这个中标价,1月6日,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徐雪军在办公室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工程的利润在1000万元左右。但一位要求隐去身份的利益关系人士则表示,业界通常把隧道工程利润估到10% ,但争抢炮台梁隧道工程的各路公司,多倾向于认为“工程在城边上,如果管理得好,利润可能2000多万”。

  争抢炮台梁隧道工程的建设单位,悉出“中铁系”。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瞭望东方周刊》出示的一份《情况说明》显示,一共有6家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对炮台梁隧道工程进行了投标,分别是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徐雪军介绍,以往工程招标时,在招标环节实行预先报名和资格预审,并统一组织各潜在投标人(有投标意向,可能进行投标)到工地现场踏勘,这造成各投标人互通声气,投标时串约抬价,比如1000万元项目,大家先抬到1300万元,“招投标一结束,工程还没开工,他们就挣了300万。”

  改革为此取消了预先报名和资格预审,“实行网上发布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各潜在投标人自行踏勘现场、规定时间内在指定网站匿名质询(工程事宜)、开标前一个半小时登记进入评标区”。

  2010年11月15、16日,炮台梁隧道工程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先后在指定网站发布,正式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前述6家公司正是受到招标公告吸引,“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交纳了投标保证金并递交了投标文件。”《情况说明》的记述意味着,6家公司公平入围到工程竞标程序中。

  紧随其后的开、评标程序则更为严格。2010年12月13日开标当天,上午11时30分,交易中心组织招标单位在县发改委、交通局以及纪委、检察院现场监督之下,随机抽取了评标专家。

  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向《瞭望东方周刊》演示了抽取程序。在一台触摸屏计算机上,点击“选取专家”按键,程序将随机拨通评标库内专家手机,然后由机器与专家对话,确认专家能否按时参加评标。专家通过电话按键确认参加后,程序再向专家发送短信,告知交易中心前往接车地点、时间。这个过程由机器隐蔽操作,抽取完成,程序自动输出一张打印纸,这张双层纸呈墨黑,专家信息密封在里面。

  接下来,纪委、检察院派员随专车接专家到达交易中心。进入封闭评标区时,工作人员当场启封打印纸,核对专家身份,然后将专家手机统一保存,并安排其进入手机信号已完全屏蔽的评标房间。这期间,各投标公司派出的授权代表也接受完身份核对,进入到评标区内的开标房间。

  “当场开启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并当众宣读了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情况说明》描述,“唱标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将6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送入评标室交评标委员会评审。”

  本刊记者在交易中心看到,实际上,与整个开、评标过程同步,在隔壁一间办公室,纪委、检察工作人员始终通过6块电视屏幕监控着封闭评标区内的一举一动。“每个开、评标过程,我们都全程录像,刻成两张光盘,保存起来供核查。”徐雪军说。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