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2011-3-18
 
“加快建立多层次信贷供给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全国人大代表、人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计承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工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对此,多位人大代表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纷纷建言献策。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计承江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合理,信贷供给者和需求者还不匹配。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则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缺少途径,上市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数量寥寥、比例很少,同时中小企业极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而且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大企业,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担保、质押、体制不够健全、信用程度相对较低等原因很难获得信贷支持。

  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计承江建议,应通过大中型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市场的多元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服务体系,由不同运营成本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组织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区域性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中小银行。

  就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小金融机构立足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具有天然优势和合理性,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金融机构具有管理层次少、运营成本低、机制灵活、金融服务高效的特点,适合中小企业批次多、数量少、时间急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分散在各地,扎根基层,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资信状况和企业家素质比较了解,能克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高的障碍。

  因此,计承江建议,应继续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吸引民营资本,加快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新设或改造方式设立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限定经营区域的小型社区银行。

  中小企业不仅需要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也需要一个良好的信贷资金环境。监管层面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极为重视。银监会专门选定了“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进行办理,并加大了相关工作力度。近日,银监会部署2011年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时要求,继续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保证小企业信贷的投放力度,进一步完善小企业信贷评审机制,确保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小企业信贷的风险缓释体系。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全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8394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4771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37个百分点。“两会”期间,来自银行机构的多名政协委员也表示,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时要倾向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

  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不少金融界人大代表建议,要加快培育“只贷不存”的贷款零售商和非吸储类信贷组织。计承江认为,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在资金来源、配套政策等方面受到限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投向也出现了累大户、偏离服务“三农”宗旨的现象。建议加快组建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适度提高贷款额度和负债率,适当放宽其转制为村镇银行的门槛。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等信贷组织。

  近两年民间融资趋于活跃,引起了关于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建议,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融资手段,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和农村市场,发展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信用体系,以改善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的融资环境。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