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为领创业补助石家庄往返6个单位11趟无结果
2010-11-3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前不久出台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中规定,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积极受理当地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申请一次性创业补助,补助标准每人3000元。和朋友一起在石家庄创办广告工作室的小刘看到相关报道后,感到自己完全符合条件,于今年8月下旬兴冲冲地开始了申请创业补助的行动。然而小刘打了20多个电话,在6个单位间往返11趟,仍未领到补助。

    打一圈电话难以找到“明白人”

    8月25日,看到有关报道的当天下午,小刘就拨通了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的电话,没想到被浇了一盆冷水。“有这个政策吗?我不太清楚,你打电话问一下就业局吧。”对方说。小刘又把电话打到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同样说“没听说这个政策”,并反问:“你听谁说的?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人那么多,怎么会给补助呢?”小刘不死心,再三缠磨后,工作人员让她问负责宣传工作的“刘主任”。可辗转联系到“刘主任”后,后者又建议她问问所在区劳动就业服务局。

    此后,小刘连续两天在桥西区劳动就业服务局、桥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往返多次,终于找到了一个“明白人”,并按其指导开始准备材料。

“创业所在地”和“户口所在地”互相踢皮球

    根据桥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员的解释,小刘应该去创业所在地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可地址在哪儿呢?小刘打电话给114,查询不到;上网搜索,没有相关信息;打了几次电话给桥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科,工作人员提供的电话号码不是空号就是无人接听。

    8月30日下午,小刘终于打听到中山劳动保障所的位置,好不容易找过去。“这个事不归我们管,应该是户口所在地。”一位三四十岁的工作人员答复。

    而在小刘户口所在地南长街街道办事处,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却说:“啊?有这么一个政策吗?我没有听说啊。”小刘又被建议去创业所在地。

    之后,小刘又往返于劳动保障所、社区居委会等多处咨询,终于在9月3日第三次来到中山劳动保障所时,领到了《高校毕业生创业补助申请表》和《高校毕业生创业补助审核认定表》等申报材料,小刘长吁了一口气。

“4月份的申请还没办下来,你还是先等等吧”

    9月6日上午,小刘第四次来到中山劳动保障所,递交了所有资料。所幸审核合格。工作人员让她自己把材料交到桥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因为“我们倒是可以代交,但是时间不能保证”。即将领到补助的诱惑促使小刘连忙答应下来。

    在桥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位工作人员收下了材料,并告诉小刘,“4月份的申请还没办下来,你还是先等等吧。”此后,小刘又几次打电话询问,但每次都被告知“再等等”。经多方打听,小刘得知自己的经历并非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