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加薪反应不同
2010-12-6 |
||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今年工资增长指导线,省内各企业今年涨薪一般不超过20%,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3%,下线为5%。工资指导线的出台再次点燃人们对加工资的期待,劳资双方围绕涨薪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相互“审视”。连日来,记者对近50位劳动者和企业老板进行了采访。 【劳动者个案】 工资三年上涨不到200元 今年你涨薪了没有?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指导线非硬性固定,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各有差异。 长沙一家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普通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待遇非常优厚,只要国家有政策,公司一般都会按每年工资指导线的上线标准,为员工上调工资。 然而长沙一些私营和集体企业劳动者则普遍反映,他们老板对政府部门每年发布的工资增长指导线十分冷淡。在长沙一家商贸公司工作的郑先生表示,加不加工资,完全是公司老板个人说了算。在长沙一家物业公司上班的陈先生,每个月工资只有1500元,这个标准与3年前刚进单位时相比,只上涨了不到200元。“工资指导线是建议企业每年都应按照增幅调整工资,但是老板不调整又能怎么样呢?”陈先生说,他们这个行业工资偏低,但工作却不轻松,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而且调整工资也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事情,需要员工集体要求,可很多员工宁愿辞职,也不会轻易向老板要求加薪。 【数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劳资关系中,工作时间、工薪水平、福利待遇,已经成为劳动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而事实上,老板就时常在这些核心利益方面侵权。据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长沙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并处理举报投诉1742起,为2.2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和押金4005.8万元。 【企业老板感言】 人力资源是最大的财富 老板难道不知道劳动者在想什么?接受记者采访的八成老板表示,其实他们也很想为员工涨薪,只是因为生意不景气,以及各种各样其他原因,没有能力或者难以执行。“现在物价指数居高不下,企业也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从工资支出上打主意当然是立竿见影。”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向记者坦承。 一家入选“2010湖南100强企业”的工业制造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企业家首先要守法,要遵守各项劳动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企业控制成本虽然重要,但应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通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要效率,而不能把手伸向员工。这位董事长介绍,自己所在的企业,曾经长达10年没有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这造成了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员工没有归属感。当他接管这家企业后,他立即为员工购买了社会保险,并一次性投入300万元,为全体员工补交前10年的社会保险。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财富。用好、用活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会更好。”接受记者采访的六成老板表示,现在工作压力增大,CPI高速上涨,越来越多的员工感觉生活压力大,因此长沙有必要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劳资关系可能是人与人之间最复杂的关系之一。”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须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这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关系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平衡,有利于创造劳资双赢的发展格局。 【数据】据悉,近年来长沙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前全市52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0%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涉及职工4.7万人;1533家已建工会且100人以上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975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