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九成小企业贷款“打白板”咋破除融资瓶颈?

2010-11-23
 
11月23日,记者从重庆小企业信用成长论坛上获悉,在重庆所有中小企业中,有九成小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存在“打白板”的尴尬。

    这个由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和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共同主办的论坛,吸引了北京、济南、成都等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小企业负责人参加。会上,很多人呼吁: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亟待改善!
   
    重庆20万户中小企业,仅2万户通过银行借钱,九成企业是“零贷款”

    我国现有企业中,中小企业数占99%,GDP贡献占50%,纳税额占40%,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是我国保持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重要支撑。但据一项统计,当前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7%;重庆小企业贷款余额不到各项贷款余额的20%。

    “小企业,尤其是微型小企业融资难普遍存在。”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主任白鹤祥与会时透露,重庆20万户中小企业中,仅2万户通过银行借过钱,有九成企业贷款“打白板”。

    据调查,重庆当前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在一线信贷员受理筛选环节被拒绝的占比高达50%,在信贷审批环节被拒绝的比例在20—30%。

    此外,重庆小企业贷款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主城9区,而农村地区的31个区县占比仅为14%,少数县小企业的贷款余额甚至不足千万元。

    小企业不是不想向银行借钱,银行不是不想向小企业贷款,而是银企之间信息“脱钩”

    白鹤祥指出,银行和小企业间信息“脱钩”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小企业不是不想向银行借钱,银行不是不想向小企业贷款,而是受制于银企之间的信息太不对称。

    就企业而言,一是不清楚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不知道怎样满足银行贷款管理的要求;二是小企业本身担保费用大、负担重,融资成本高。而对于银行,不能准确获悉小企业的财务指标及信用凭证,贷款不确定性大,资金回馈无保障。因此,大多数银行对小企业贷款还处观望状。

    “在缺乏信用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守信者得不到商业银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支持;失信者受不到应有的市场惩戒。小企业自然没有动力去建立、维护和展示自身的信用能力,无法通过信用积累弥补先天不足。”有人士表示。
   
    从征信服务方面寻找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新型银企互惠关系,将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从总体上看,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怎样引导银行增加对小企业的贷款支持?白鹤祥指出,一个运转良好的征信体系具有降低金融约束、改善信用配给、提高小企业间接融资比重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对小企业的征信服务,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最终实现提高小企业融资能力的目标。

    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2006年,人民银行就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所有与银行有信贷业务关系的小企业建立了信贷档案,截至目前,已总共收录企业764万户,贷款余额43万亿元。2008年,又建成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系统,现共收录未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企业211.8万户,其中14.3万户企业已经获得银行贷款,累计贷款4.8万亿元,效果开始初显。

    白鹤祥指出,在上述平台的基础上,各地关键是要创新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以此作为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办理信贷业务的“凭证”,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节省时间的“三赢”。

    据了解,重庆已在全国率先以省级一口接入方式实现与小贷公司的“兼容”,使小贷公司能享受与金融机构同质化的征信服务,及时、全面掌握小企业信用状况,极大地激发小贷公司发放信用贷款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有11家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从4月至今,已累计为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2.3亿元。

 

打印版